开放互联网和可关闭的个性化广告,本质上应当是每个用户都应当捍卫的权利。

开放互联网

被微信的封禁链接

前段时间与群友谈到一则与游戏有关的事情,发现打开游戏官网的某个链接被举报后无法在微信内置的浏览器中访问。微信利用了其垄断地位,不仅将用户封闭在自己的应用内,甚至试图接手用户的方方面面,人送外号WeChatOS。以前看到一个名词,叫「流量猪圈」。每个应用都想把用户关在自家的花园里圈养起来,让一个应用能够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然而术业有专攻,一个应用如果样样全面,必然个个平庸。我始终认同Unix哲学

做一件事,做好它。

换个角度来说,一个应用如果包揽了所有功能,必然也将造成垄断。封闭则是垄断的第一步,而我们也已经吃到了垄断的恶果——从淘宝分享到微信中,需要复制一大串火星文,然后发送出去。而对方收到后要复制这串火星文,再用淘宝打开。而这一切的起源,则是淘宝先手封杀了微信。[1]在以前,搜索引擎是互联网的窗口。在搜索引擎出现以前,每个人的首页则是一个门户网站,收集了各种网站的网址。而在搜索引擎出现以后,你只需要网页内容的几个词句,往搜索引擎中输入,就可以找到那个网页。

不允许被索引的网站

但今天的搜索引擎越来越难用了,即使使用搜索引擎也很难找出优质的内容了——淘宝、京东和微信文章都不允许索引。本该开放的内容却分散在各个网站,找一样东西要不厌其烦地打开一个又一个的应用,然后使用他们内置的搜索。有的甚至不提供网页版,用浏览器打开只能看到一个「请使用手机app查看」。但这些平台从未给用户选择的权利——每个用户理所应当地希望这些内容能被更广地传播出去,但这些平台都护着他们手中的内容。

小程序分享和链接分享

还是举微信和QQ的例子来说,它们都没有实现链接预览的功能,而是通过私有的方式实现消息预览,更有甚者,直接生成一个小程序链接。而更过分的是,假借安全和控制骚扰信息为名随意禁止用户的分享,打压竞争对手,剥夺用户权利。禁止索引和应用内置浏览器都是出于保护公司利益的考量,但其本身是损害了用户的权益——用户因此越来越难获得曝光量,你生产的内容更难被互联网发现,被平台控制在手中。

个性化广告

在开始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比较跟得上潮流的国家部门——工信部所颁布的法规:

三、以下行为可被认定为“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

6.利用用户个人信息和算法定向推送信息,未提供非定向推送信息的选项;

个性化广告的运作方式一般是平台收集用户浏览内容的数据,然后通过用户观看过的内容给用户打上标签。再从广告投放的目标人群标签中寻找对应的广告,推送给用户。关闭个性化广告只是拒绝了平台收集数据再给你打标签的过程,并不会停止推送广告内容。但是一部分应用则让我大开眼界[2]

  • 支付宝:没有相关开关
  • 微信和QQ:关闭六个月
  • 新浪微博:关闭三个月
  • 淘宝:位置十分隐晦

Google隐私设置检查

用户的隐私权本就是应当的权利,但许多应用反而将个性化广告视为自己的权利,阻碍用户关闭个性化广告。我认为在用户隐私控制可视化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Google。甚至还能详细看到Google给你贴上的标签。

当下,我认为中国互联网用户对隐私的认识仍然太过薄弱。只有重视起来,逼迫政府出台法律,以逼迫公司遵守这些法律才能保护我们的权利。


  1. 淘宝会后悔封杀微信吗? - keso怎么看 ↩︎

  2. 拒绝更懂你的个性化广告,关闭主流应用广告的技巧分享! ↩︎